一定要落實微批次管理喔!

 莫名其妙,好像也在阿里山上跟了一個完整產季了。


在一群咖啡農友身邊,擔任觀察者與參與者,也超過一年了。在過去一年裡頭,透過交流賽的檢討、跨產區杯測、不停杯測、還有樣本烘焙等等這些互動下,開始有一些農友開始體認到不同批次的差異存在事實,也體驗到到微批次管理的重要性。



這是一個漫長的分享過程,因為要人相信答案,必須要先讓人相信問題的存在。反過來說,答案的意義,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存在。


在新產季到來之前,給先建議嗎?


趁你一顆都還沒收之前,建立一下批號制定系統,也就是你的微批次批號。假如你有自己習慣的方法,而且不紊亂地回答你的買家每一批的細節,那當然就可以直接跳過本文。要不然你會需要重新學習,如何編號。


編號理論很多,但是初期你要知道的,你有沒有辦法從自家編號裡頭,快速得到重要咖啡豆資訊?


簡單來說,你可以把第一時間你最常用的資訊整理出來,例如我買咖啡豆的時候,喝到批次差異,可能就會問賣家:這是什麼時候採收的?什麼地塊?什麼品種?什麼處理法?量有多少?然後我們給他串成一組容易解讀的編號。


比方說:

採收日期-地塊-品種-處理法-處理完成日期-批量流水號

201231-AA-T-W-48h-0120-12-1

那就可以快速解讀為:

2020十二月31號採收,AA地塊,Typical,水洗,一月20號下棚封存,完工後共收12包帶殼豆(每包假設50kg),這是第一包。


當然你可以把處理法更細分為一點:

有氧A,厭氧An

乾式水洗DW,濕式水洗FW,直接去果膠的機械水洗M

蜜處理H,蜜處理根據顏色又分成YHRHBH

日曬N

合併就變成厭氧日曬:AnN。或者厭氧黑蜜:AnBH

記得,不介意多寫一些筆畫的話,中文編碼也沒什麼不行喔!


接者,你的咖啡豆,會可以獲得一個容易解讀的編碼。客人也可以直接判讀。當然你可能會覺得這些資訊寫上去太過透明,讓你不舒服,但是其實大可不必,因為風土以及菌種差異,可能異地也未必可以做出相同味道。不如不要藏東藏西,讓編碼與解碼舒服一點。當然,你還會需要一本筆記本,對應這些號碼,記錄一些製程細節、還有杯測回饋之類,讓資訊更完整的東西。


記得,袋子上的編碼,記得依照封存方向,寫在明顯的地方。同時,外袋用奇異筆寫上編碼之後,用一張透明膠帶貼上去,免得被摩擦掉落(很瞎,但是常拿樣本的人應都遇過這種窘境)。另外,袋子裡頭也可以放一張紙卡,寫上編碼,放在咖啡豆袋裡頭,以防萬一。


以我一個採購者的身份,我會比較傾向跟一些我確認有在做微批次管理
以及批次樣本杯測分類的農友交易,因為我知道他提供的貨品樣本,與交貨品項品質,會有吻合性。


接著,農忙閒暇之處,小量脫殼、打樣、杯測、分級分價。找買家。


最後,這當然不是唯一的編碼方式,假如您也有不錯的編碼系統,也可以跟您分享一下嗎?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