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道德的自我沈迷』

http://disp.cc/b/163-afI9

早醒看到這篇,覺得超級有感。繼上一篇分享這兩年我跟大家分享的管理目標外,這一年來,我也發現所謂的『道德的自我沈迷』是多麼的影響團隊運作,同時設法去克服這些運作盲點。
當業務越來越多樣,組織越來越複雜,之前想要用所謂的『道德運作』式『烏托邦』管理的存在可能性越來越少。不久前,看一本叫做<<正面迎擊的力量>>也講到類似的事情。我們一天花太多時間在期許別人應該怎麼做,他的同理心應該要怎麼發揮。但是我們卻忘記,很多自己習以為常的事情,對別人來說,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認知。那為什麼不要直接表達我們的訴求?直接確認到底對方是沒有認知,還是拒絕執行?當自己願意正面表達立場的時候,可以節省的時間、生氣,有會越來越少。至少在我身上,真的是看得出來這些觀念給我正面幫助。
這年來,我跟同事間的對話,常會說一句話:『所以,他/你是不想去做,還是沒有這個認知去做?』假如是有認知,但是不想這麼去執行,那很可能就是怠職。假如他沒有這個認知,我們卻又私自責怪他沒有去做,那自己也犯了『道德的自我沈迷』錯誤。然後接著就是自己開始發怒別人為何不這麼去做,而不是願意花心思去幫他建立起認知,接著,團隊氣氛自然就出現問題。
很多規定,其實mojo的規模小小的,我又是很討厭投入太多制式管理的人,所以規定大方向出來,細節跟落實,都是屬於『自發性』的自我管理。久而久之,『道德的自我沈迷』現象就會越來越嚴重。這東西,就是把很多的主觀意見變成大家為何都不這麼做!訂太多管理細節,我會覺得是一種人性的墮落,都會覺得為什麼『他們』會不懂這些?需要我們去提醒?但是對『他們』來說,又變成,我就是照規矩走,然後現在又說不行,你的期許到底在哪兒?
以前我會覺得這是一個人性的墮落,現在換個角度,就是認知的不同。歲數越大,越知道世界差異性的存在,除了越來越懂得目的性的妥協,對人先入為主的想法也希望減到更少。當自以為世界的建構方式越來越崩離後,至少可以認清,社會的運作,絕對不是靠自以為的道德感。一家公司也是,當規矩被突破盲腸了,積極思考怎麼修正,怎麼更有效評估員工的表現,感覺離自以為的烏托邦公司越來越遠,但是至少離制度化越來越近了。

留言

iskelly0923寫道…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iskelly0923寫道…
不同於老師的想法
我很愛"規定"這事,總覺得講得夠清楚、明白的規定,才能讓我有安全感。

可是,在學校、在職場,有些時候,會發現當我有能力、知道怎麼處理時,
"規定" 卻讓我綁手綁腳,甚至很多時候,有比規定更好的做法…
然後,當我提出質疑時,就會聽到 「規定怎麼樣,你就怎麼做就好」
久而久之,就懶得提出質疑或新的想法了

所以,「自發性的自我管理」跟「規定」是否在工作上有層次需求。是否都需要存在?
就如同老師提到的,沒有認知,怎麼會知道是要不要做? 會不會做? 還是想不想做?
那麼"認知的建立",是否就是"規定"呢?

熱門文章